终于盼来“雪龙2”号为我国极地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其“大国重器”作用的这一天! ——“雪龙2”号建设工程部信息网络负责人汪大立 自1984年中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以来,“向阳红10”号、“极地”号、“雪龙”号,先后乘风破浪遨游在风雪南极。[…]
科技日报合肥12月19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夏维东教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合作,提出“利用磁分散电弧产生大面积均匀热等离子体合成石墨烯”的新方法,突破了热等离子体工艺或高能耗、或产品均匀性低和生产稳定性不足的技术瓶颈,有望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
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的构件,其内部质量、晶粒结构、微观组织及性能,不仅不受零件尺寸、壁厚、位置的影响,而且在金属构件逐层熔化、逐层凝固的3D打印过程中,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3D打印合金熔池的熔体冶金状态、凝固冷却速度、温度梯度等金属结晶条件及固态冷却等过程中的3D打印环境物理、化学条件,实现对零件不同部位材料的化学成分、晶粒尺寸、形态和取向以及微观结构的主动控制,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取长补短地把不同材料“按需设计”,定制于零件的不同部位,使增材制造梯度金属材料构件具有单一材料无法具备的特殊性能。[…]